职高

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——学校文化综合设计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2021-03-03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

“仁爱”的提出依据
        “仁爱”经过深刻总结而提出,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因素:
        ①结合儒家“仁爱”思想对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,教育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。无论是接受哪种教育类型、处于哪个阶段的学生,其道德素养的提高都是重中之重。儒家“仁爱”思想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基础,其“把人的爱心无限扩大,以达到‘泛爱众’”的本质,能陶冶人的性情,净化人的心灵,并与现代教育主流意识共融互通。
        ②结合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,决定了学校管理与教学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性。残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,无法像健康的正常学生那样生活与学习,且容易滋生自卑心理,若没有大爱对他们身心的全方位浸润,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。因此,在特殊教育学校,面对这个理应受到格外照料与关爱的弱势群体,“爱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提炼“仁爱”为文化核心,既体现了学校领导对特殊教育的赤诚,以及学校时时处处充满爱的育人氛围,同时也利于学校把“爱”作为推动特殊教育各方各面工作的原动力,全力打造有温度的教育,熔铸特殊教育品牌,进而把残障儿童少年教育事业推向更高层次。
        ③结合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至高要求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类灵魂工程中最为艰辛的工作,其职业神圣而荣光。他们作为特殊教育工作第一线的亲身实践者,唯有在“康教结合”的工作岗位上坚守“仁爱”二字,才能不辞辛苦,悉心照料,以仁润心,以爱化人,并在践行“仁爱”的过程中,生发出一种力量,一种帮助学生改变自卑心态,树立自理自立自强之信心的强大力量。同时,“仁爱”也是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指南,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四有”好教师标准之一,利于学校教师全面践行“仁爱”精神,以爱育爱,以爱播爱,让爱洒学生心田,让爱伴学生成长。




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Copyright © 山东归真校园文化建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18046869号-1
0531-88369377
微信二维码